3)第十九章 拜访老师_北宋假圣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面对喧嚣,灯红酒绿,红袖添香,我不觉着谁还有心思温习功课。”

  张永旭欣慰的说到:“看来过去三年给你的人生添加了不少的色彩,就凭你这份认知,就当浮一大白,昌黎先生曾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一块你要比我这个老师强,老师再问问你,你读书是为了什么?”

  陆子非满头大汗的说:“老师,还能愉快的聊天么?你这话传出去让弟子还怎么做人啊!”

  张永旭看到陆子非紧张的样子笑道:“看你那点出息,孔子师从老子,谁敢说孔子不如老子,有圣人在前,你怕什么,逗你呢?说说后面的问题。”

  陆子非说“弟子读书是为了明理”

  张永旭说“那明了理能怎么样,升官发财?为老百姓创造出一个太平盛世?还是你自己立地成圣?家人身体健康?皇上勤政爱民?大臣忠心国事?”

  一连串的问题让陆子非不知怎么回答,他想了一会说道:“明了理我就知道我读的书说的是什么,怎么样去做才是对的,怎样才会将书本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古今往来,都是读书明理的人改变着这个世界,包括老师提到的孔圣,读书只是指引我们人生的一个方向,也不是说不读书就没出息,因为书是一种传承,几千年来读书人留下来的结晶,我们可以参考他们的思想,做我们想做的事情,读史知兴衰,只有读了,我们才能理解,明白其中的意思。”

  张永旭看到陆子非停了下来,对他说:“继续说啊!你说我帮你记录。”

  陆子非继续道:“我把读书总结为四个字‘行知合一’,总的来说就是‘行知互容’‘行知并进’‘行而后知’。”

  张永旭咬文嚼字不知道多少年了,陆子非刚说完他就听出了问题,他问道:“你的最后一句‘行而后知’不是和你的思想发生冲突了吗?”

  陆子非解释到:“这四个字的意思其实是,亲身履历而后知,书本中没有记载的东西,那就需要我们亲身去经历,只有经历过你才会知道它为什么会是这样。”

  张永旭感叹道:“你的学问我教不了你了,当年你就无比聪慧,你有今天这份见识和感悟是老师没有想到的,能当你的老师,也是我张穆宁一生的骄傲,还有什么思想吗?说出来让老师也见识一下。”

  陆子非说“读书明理这是最初的理念,那么行知合一是我们实际行动的理念,我想最终的理念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陆子非说完最后一个字,张永旭已经站起来了,不停的股掌为这个优秀的学生鼓掌,“你等我一会”陆子非不知道老师在写什么,能看到他在那奋笔疾书,不一会他将一封信交到陆子非说中说“既然你要去洛阳,我给你推荐你个老师,他是我的好友,和现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范仲淹是同科,天圣年间一甲进士邵雍,字尧夫,他游学天下,学富五车,因不习惯官场的束缚加上父母年事已高,隐居在洛阳,地点我给你写在信的背面,你到时候找到他,将信给他,他就明白我的意思了。

  后世研究陆子非的后人将今天的这场对话成为“骊山问答”

  请收藏:https://m.mg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