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七十二章:CTV的专访_大国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看到了。”

  “对于许多人来说,理论物理研究的意义在哪里是一件很难弄清楚的事情。”

  “因为在不少人看来,无论是强电统一理论的研究,还是cRhpc、Lhc这些大型强粒子对撞机的修建,这些都很难给当今的社会带来直接性质的发展。”

  “而当代一群最有智慧的学者,投入巨大社会资源所从事的事业仅仅是为了满足“求知欲”吗?”

  说到这,徐川笑着看了一眼孙雨彤,又看了一眼镜头,接着道:“1854年,黎曼提出了黎曼几何的初步设想。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其中使用黎曼几何作为核心数学工具。”

  “这是理论。”

  “1957年,第一枚人造卫星Sputnik1发射成功;1959年,第一种卫星定位系统transit开始研发,1978年,第一颗GpS卫星发射成功。”

  “这是应用。”

  “而在研发GpS卫星时,科研人员学者发现,根据爱因斯坦于1905年发表的狭义相对论,由于运动速度的关系,卫星上的原子钟每一天会比地面上的原子钟慢7微秒。”

  “而根据1916年发表的广义相对论,由于在重力场中不同位置的关系,卫星上的原子钟会比地面上的原子钟每天快45微秒。”

  “也就是说,如果GpS定位系统不依靠间隔时间为20-30纳秒的时钟脉冲信号进行计算和定位,不对时间进行校准,那么它的定位位置将发生漂移。每天漂移距离约为10公里。”

  “而没有黎曼几何,没有相对论这些理论,就没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笑了笑,他看向镜头,询问道:“那么,站在1854年或1905年、1916年,人们能够想象黎曼几何、相对论这些理论有什么用吗?”

  “每一样理论,在其诞生之时,恐怕都想不到其对今日日常生活的作用。”

  “对于理论物理、理论数学这些学科来说,其实它所研究的东西并非是人们所想象的科学,而是一种‘可行性’。”

  “理论让我们了解了世界运行的本质,告诉人们什么是可行的,什么是不可行的;然后才是工科的工程师们用着这些理论,高效得构建我们的生存环境。”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许多东西也都是由理论走向实际的。”

  “当然,相对于应用来说,理论物理走的的确更远一些,它在实践几十年甚至更遥远的未来。”

  “而目前我们看不到它的用途,不代表它没有价值,是我们现在做不到实现它的价值。”

  “所以,如果说应用科技是现在,那么理论就是未来。”

  “它指引着我们朝未来的哪个方向前进!”

  pS:本来今天说好的双更的,但今天一大早起来发现自己好像感冒还是怎么了,扁桃体发炎通红,鼻子也堵塞了,脑子更是迷迷糊糊的,整个人腰酸背疼的。

  请了假,没去上班在家里窝了一天,上午睡觉,下午起床磨到现在才磨了四千字出来,抱歉,食言了,答应的加更后面再补吧,我先去睡了,希望明天能好。

  请收藏:https://m.mg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