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八十六章 一个小号的逆袭(上)_巨星从主持人大赛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握草,朱铨的声音也太好听了吧!比起在的时候,台风更加稳定了,真棒!”

  “主要是经过了新闻节目的洗礼,朱铨完全是在掌控力上,进步了许多。”

  “朱铨的声音好友仙气啊!太好听了吧!我这都没有开空调,鸡皮疙瘩就起来了。”

  “服了,真的是服了!”

  “先说李白,现在又说杜甫?这些个文案这么牛逼的脱口而出吗?”

  “古有曹植七步成诗,今有朱铨出口成章。”

  “李白的讲解很棒啊!不知道这杜甫的讲解又怎么样?”

  “如果没有李白,一两分钟时间就把李白对咱们华夏文化的贡献说的七七八八了,总结的相当之精妙。现在说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也不知道能说出什么花来了。”

  “反正从这个一句话的介绍中,我就已经被吸引了。”

  “啥叫‘一个小号的逆袭’?杜甫还是小号?!朱铨小哥怕是给弄错了吧?!”

  “印象中杜甫很牛叉的啊,虽然做官的水平不咋样,但是这写诗的水准是极高的,怎么可能还是小号?!”

  “坐等朱铨给出的解释。”

  “一个小号的逆袭?”董琴来了兴趣,问道:“朱铨,你来说说看,为何用‘一个小号’的逆袭来形容杜甫呢?”

  董琴是有名的才女,她哪里不知道杜甫的生平事迹呢?

  但是,在的舞台上,董琴是主持人,她并不需要在嘉宾能够解答问题时抢在嘉宾的面前来展示自己的才华。

  或者说,主持人就是舞台上的绿叶,起到衬托嘉宾的作用。

  只有在嘉宾出现卡壳的时候,才会托着,展现自己的“作用”。

  接过董琴递过来的话头,朱铨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那是公元735年,这是一个很平静的历史年头。

  在大唐帝国的东都洛阳,一个24岁的小伙子唉声叹气,用河南话骂着娘—他刚刚查了高考成绩,四百分。

  这个落第的学渣,或者说大唐帝国的判卷老师—“考功郎”眼中的学渣,叫做杜甫。

  那时候的高考是很残酷的,没有调剂。你本科没录取之后想调剂到蓝翔?那是做梦,乖乖买火车票回河南老家补习吧。”

  “哈哈哈!”

  “桀桀桀!”

  “嘿嘿嘿!”

  听到这里,现场的很多观众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朱铨的这番“戏说”果真的相当有趣。

  神特么的“高考成绩”,神特么的“四百分”、神特么的“判卷老师”,还有什么蓝翔技校的梗,火车票的乱入,无一不戳中了观众们的笑点。

  在点评嘉宾席上坐着的康真与蒙漫根本没有想到朱铨会这样子形容杜甫。

  本来,他们认为朱铨之前介绍李白的时候就已经是巅峰了,形式也是够新颖了。

  但现在看来,还是有些低估了朱铨啊!

  有了之前的的惊艳,康真与蒙漫两人对视一眼,更加期待

  请收藏:https://m.mg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