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一章 求助的拜占庭_大唐城管大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争和北部边境的撕拉夫人战争。其中,对波斯的战争对拜占庭今后的命运影响更大。大唐历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也就是李二登基的那一年,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希拉克略彻底击败了波斯军队。但是从后果来看,拜占庭和波斯双双沦为输家,用一句中国老话概括,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渔翁指的就是阿拉伯人。由于拜占庭和波斯在长久的对抗中消耗太大,面对阿拉伯突然发起的攻击,两个帝国都无力抵抗。从贞观元年至贞观十七年,阿拉伯伊斯兰势利一直是欧洲大唐最为强大和棘手的对手,而它也成功夺取了拜占庭在亚洲和北非的大部分领土,而波斯帝国和欧洲一些本土的小帝国城邦早已经灭亡。

  拜占庭人从阿拉伯人刚开始入侵久领略了这些宗教狂热分子们强大的战斗力,它现在急需要一个强大的外援,来抵挡阿拉伯人的新月弯刀。遇到困难找帮手,是拜占庭的老牌外交策略了。比方说,几十年前,拜占庭为了对付波斯萨珊王朝,曾派遣使节到中亚新崛起的东突厥,请求其组成反波斯联盟。

  东突厥也真够义气,就这么真刀真枪的跟波斯干了二十年的仗,大大缓解了拜占庭的边境压力。而七世纪二十年代,西突厥中西迁的一支,再次攻击波斯,支援了希拉克略对波斯的战争。

  就在阿拉伯人步步紧逼拜占庭的同时,东亚的唐帝国正在唐太宗的指挥下,全面出击,对东突厥的攻击大获全胜,而对于西突厥的羊毛怀柔政策也迅速的取得成效。

  众所周知,那时的我国正处于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发展时期,经济腾飞,物资充裕,南山书院、海外探险、殖民贸易等等充满了激情与活力的事件在中华大地上不断上演,唐太宗借助了整个帝国的力量,迅速的清扫了威胁大唐安全的东西突厥,并且在新罗,百济,高丽,的三国列岛上派遣先驱者徐阳征战了一番,取得大获全胜,成功的拿到了绝对的话语权,此时,在青海边境上对土谷浑的战事也落下帷幕,唐军再次取得了胜利,一时间,唐朝一直命名为”城管戊队”的部队称为不败的代名词。

  一时间,唐帝国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遥不可及的东方国家,而是在中亚地区占有分量的强大统一帝国,同时还具有强大的贸易消费能力。拜占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便向唐朝派出使者,希望能与唐结盟,共同对付阿拉伯人。

  根据先驱者徐阳在中提到的只言片语,我们可以知道,拜占庭使者入唐之路可谓历经艰辛,由于此事的阿拉伯人已经占领了波斯全境,已经欧洲的部分地区,封锁了经过伊朗高原的丝绸之路,拜占庭使节职能从欧洲草原的北部,跨越里海、咸海、天山南峦、哈密,才最终到达长安

  请收藏:https://m.mg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