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盛世春耕_大唐城管大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春耕开始

  “据《大唐史记》中所着,贞观元年时的唐朝人口是三百三十万,而在贞观四年,这个数字就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人口总量扩大到了一千一百万人。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人口数量极快增长的时期,虽然这个时期还是有许多境外之人入境,深山野民归田这种事,不过人口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粮食产量的极大丰富……”――――摘自《中国人口粮食报告》

  又到了阳春三月,花红柳绿的时节,万物复苏,中原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伫立在春意盎然的三月里,绿色的律动诠释着生命的意义,春的阳光破解着三月的鲜活明媚和它的秘密,就像是一个美丽的诱惑。娇柳媚花青山溪水薰风细雨,无需渲染的意境在鸟语花香中蕴满了丽词佳句,款款深情,和谐悦耳。

  长安又度过了一个寒冬,迎来了春意盎然的春天,不过持续到上元节热闹的假期仍让士子和官员们有些难以集中精力,毕竟心如平原放马;易放难收。

  长孙悄悄的离开了徐家庄,整整一个冬天,她在徐家庄都享受了女王一般的待遇,若不是春耕即将开始,她也是不愿离去的。

  春耕,是百姓们在万物萌发的春季播种之前,第一次开始下地耕耘,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刀耕火种的时代仪式绵延已久,这春耕的习俗自然也是自古有之。

  农业讲究时令气节,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一概以时令为转移。春耕自然是重中之重。毕竟它是一qiē农业活动的开端,也是一年新的开始。

  李二对于今年的春耕是格外的重视,原因无它,只是因为今年长安周边所有土地都会种植上一种全新的作物:土豆。

  说到这土豆,不得不说徐阳当初的策略。一年两季的种植,迅速的用一年时间积攒足够的土豆种子,于明年,开始大规模的种植。

  而现在,就是这个计划最后施行的时刻……

  长安城现在成了商贾的海洋,一张一张的纸钞渐渐替代了金银。商人们一旦尝到了甜味,那么他们会发了疯似的去寻找方法去拓宽利益,徐阳当初派周段上演了一场利用纸钞和火车便捷的交易方式,给了唐人们极大的启发,现在长安洛阳的铁道上。都是成群结对的商人。

  有时候徐阳觉得,唐人真的不是蠢,他们只是缺少一个启发者而已……

  和长安城商贾们的热闹相比,春耕时节的长安周边各县的农民也都丝毫丝不示弱,大有奋起直追的意思,春耕定于今日午时开始,万年县、蓝田县、长安县、南山县这长安四县的农民百姓全都是扛着锄头,赶着耕牛。走到了自己的田地。

  去年蓝田县试种的土豆给了周边各县的农民们极大的震撼,当那一块块巨大的土豆从土地

  请收藏:https://m.mg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