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土山崩,则火攻_509_大唐城管大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前郁闷的现状,还可以不废兵卒拿下后面的若干小城,解决东征大军粮草不足的问题,拿下平壤,也不是不可能,多好。

  因为好,所以各位将领也自然举手都表示赞同。

  那些文臣也认为,第三梯队的水军总司令张亮同志,现在就在沙城,如果征召他们,那么他们晚上就可抵达,趁着高丽惊恐的时候,拿下乌骨城,渡过鸭绿江,直取平壤。

  东征成败,在此一举。

  见大家都同意,都支持,李二也表示OK,

  但是如此好的计谋,却因为一个人的反对而黄了,歇菜了。

  这个人,就是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一反对,不歇菜都不行。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所有人都赞同,但只要是长孙无忌反对,那就成不了。

  徐阳曾经私下里和刘梦璃说过,长孙无忌这个老家伙的底子厚,功绩高,又是李二的心腹,如果朝中选择唯一能够相信的人,李二一定会选择他。

  历史一次又一次的证明李二对长孙的信任。

  比如所有的大臣都想立李泰为太子,长孙无忌反对,结果反对有效,李二立了李治为太子;

  比如李二和一些大臣想立李恪为太子,长孙无忌反对,结果反对有效,李恪从此与太子无缘;

  现在,所有人,包括李二,都主张暂时放弃安市城,雄赳赳气昂昂渡过鸭绿江直接攻取高丽的都城平壤,长孙无忌还是反对,结果反对有效,一个绝好的消灭高句丽的机会说没就没了。

  为什么长孙无忌的总是反对有效呢?

  除了光屁股从小玩到大不打折扣的信任外,李二认为他说的还是十分有道理。

  “陛xià亲征高丽,与一般的将领统兵肯定是不同的,是不可以冒险的,是不可凭借侥幸去取胜的,如今建安城、新城还有十万高丽军,若我们移师乌骨城,这十万高丽军必定会追着我们的屁股打,我们倒不如先攻下安市城,占领建安城,而后再长驱直入,杀进平壤,这才是万全之策。”这就是长孙无忌提出的建yì,您贵为万金之躯,要去做绕后偷袭这种风险极大的事,实为不智,还是老老实实一步一步打下来才是正理。

  要放二十年前,亦或是十年前,李二早抄家伙杀向平壤了,因为那时候的他太年轻。

  而现在,李二已经三十四岁了,三十四岁,已经渐渐褪去了青年的冲动,而变得更加沉稳,无论自己杀掉多少高丽人,只要对方能伤到自己,就是大胜,所以李二从心底也是不愿去冒这个险,最终这个建yì还是胎死腹中。

  不过李二对那两名投降的高丽将领倒是善待有加,夸赞了他们之后,还封高延寿为鸿胪寺卿,高惠真为司农寺卿。看样子在任何时代,做’X奸’的似乎都获得了眼前的利益。

  既然不打算出险招,那就踏踏实实的攻城,

  请收藏:https://m.mg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