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五年之期_大唐城管大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担心的问题,所以徐阳更是致力于发展民生,提升教育的公益事业。

  五年的时间,土豆和玉米已经在全大唐普及,这东西的产量是惊人的,前三年,李二号召全国人民种植土豆和玉米,最后搞的这两样作物的产量达到了耸人听闻的地步,长安的十八个粮仓全都堆满,可连市场上土豆玉米的十分之一还没收够,粮行土豆的价格已经降到了三文钱一斤,可这样都卖不出去。

  整个大唐的百姓都有些陷入了迷茫,他们不敢相信,几年前还因为米粥都喝不起而饿死人,几年后,家中的地窖和粮仓都堆满了,可是地里还剩下一大堆的土豆和玉米没有地方存放,这让他们有些如坠梦中。

  徐阳这时候很是时宜的抛出收购土豆和玉米的的消息,一时间长安周边四县百庄的老百姓都纷纷把家中多余的土豆跟玉米卖到了徐家庄。

  正当所有人都在好奇徐家庄收购这么多的土豆和玉米都将如何处置的时候,一种口感筋道、爽滑、有弹性的食物风靡了长安,又是出自鬼谷子之手,美名其曰:土豆粉条。与土豆粉条一同推出的还有一种食物,外表金黄,口感绵柔,如同馒头一般,可是内部却有一块凹陷,名字叫做:玉米窝头。

  这两样东西一出,长安人尽皆知,顿时成了长安本地的一道著名美食,来长安,若是不吃上一顿这两种食物做成的饭菜,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来过国家化的大都市。

  当然,也没有人注意到,徐家庄又凭借着制zuò土豆粉条、玉米窝头又带着长安的商贾大赚了一笔。

  长安的商贾们的足迹现在已经遍布了大唐的大江南北,北至丝绸之路、西至四川盆地、南至岭南山道、还有海外的澳洲等地,全都有他们的身影,五年的时间,已经足够让一个小组织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青龙坊商会就是这样一个组织,当初徐阳创立大唐商人联合会,就是想要将商人们的力量组织起来,而现在,这股力量已经成了能影响朝廷的地步。

  《商税法》李二已经颁布修改了四遍,可是无论怎么修改和苛求这些商贾,商人们仍对买卖趋之若鹜,大唐国家银行已经将纸钞普及,现在在长安的大街上买东西,很少能看到有人直接掏银子和铜钱,有的,全都是一张张的纸钞。

  青龙坊成了商人们的阵地,《商报》也自然而然的从这里诞生,所写的东西大多都是些致富励志的故事,让商贾们更是有了精神支柱一般。

  在大唐,徐家的地位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几乎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提到长安徐家,众人都会不由自主的联想到鬼谷徐家。

  “在任何时代都没有过这样能够八面玲珑的人才。”这是陆德明老先生评价徐阳的话,他老先生的话可谓是入木三分,因为看

  请收藏:https://m.mg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