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七章 玄奘背后的唐国_大唐城管大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陷地狱;爬那高耸云天、万峰皆白、冷彻骨髓、连飞鸟影子都看不到的大雪山,一路上艰难困苦,这些磨练都成了一笔他宝贵的财富,让玄奘的心境得到了升华,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路上的艰难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他面对艰难困苦时的心态,让他的心灵变的古井无波。遇到再大的麻烦都不会惊慌失措,而是会坦然面对。

  自己来到天竺已经有八年了,八年时间如同一瞬,八年的时间里,自己的脚迹又几乎踏遍了五印度,所有著名的圣迹,他都朝礼过了,所有著名的善知识,他都参访过了。不管是研究佛教的学者,或非佛教的学者,不管是大乘佛教的学者,还是小乘佛教的学者,只要是对某一种学问具有精深独到的研究,自己都谦谨地诚恳地请教过,虚心地艰苦地毫无厌倦地向他人进行学习。

  因此,在印度的学者当中,自己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和尊敬,在学术的成就上,大家对于自己都有很高的评价。

  这也使得玄奘在天竺有着一种超凡的社会地位,摩揭陀国那烂陀寺里留学的时候,正法藏戒贤论师就非常地器重他,欣赏他。

  正法藏戒贤论师将毕生的学问,全都倾授给他了。寺内每天供养他瞻部罗果一百二十枚,槟榔子二十颗,豆蔻二十颗,龙脑香一两;还有天竺著名的特产的大人米一升。大人米的颗粒,有乌豆那么大,作出饭来,十分的香甜美味;可惜产量不多,平时只是专门供给国王和最有成就的学者作食料用,因名大人米。寺内能够享受这种优待的,连正法藏在内,总共还只有十个人,而玄奘就是其中之一……

  此刻在“学术辩论大会”的会场,到处都是飘动的旗帜,攒动的人群,还有各式各样精致的装饰品,一支队伍缓缓走入辩论会场。

  从行宫到大会会场的行列很长,最前是一头高大的白象,周身挂满了镶饰璎珞珍珠的绸彩,背上驮着盘金嵌玉的帐幔,内供戒日王新铸的金质佛像。

  象的长鼻子下端系着一个红色的彩球,它还不断地向着左右翻卷。

  戒日王饰天帝释冠服,撑长柄宝盖,荫获金像,随行在大象的左边;鸠摩罗王饰大梵天王冠服,拱秉白拂,随行在大象的右边。接着又是两头挂满了绸彩璎珞的大象,驮着盈背的鲜花,有饰天女像的骑士,抓着大把大把的鲜花,边摇边唱,在向着前面的金像帐幔上飞洒。

  接着就是乘坐大象的论主玄奘法师;接着就是一些乘大象的高僧大德,名流硕彦,都是锦褥彩垫,幡盖高涨;接着就是盛大的乐队、仪仗队;接着又是三百多头大象,乘坐着十八个国王和国际贵宾、国内显贵。夹道两旁的彩棚内,竞相吹奏音乐,表演歌舞,五色缤纷的鲜花像雨一样的向着经

  请收藏:https://m.mg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