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四十九章 七家之杀_浮沧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卷的那袭袍泽,已经沾染了风雪,这张请帖的授意不必多说,从头到尾,没有与洛阳皇宫有过一丝一毫的授意,明显是借着北魏名义来张罗的鸿门宴,所有赴宴的来客,若非底牌足够深厚,十有八九会葬在极北的风雪地中。

  曹之轩想不明白,陈万卷为何会叛出北魏,而如此重要的时候,递上这么戳心的一把剑,直直刺入心窝。

  他想了很久。

  或许陈万卷什么都不在乎。

  家国,天下,大义......

  他什么都不要。

  北魏能够给他的,许诺的,他都不在乎。

  那么他在乎什么呢?

  ......

  ......

  极北再北,严寒的大冻之地。

  寒风呼啸,无垠雪原,有一座银白的城池,古老的城墙上,风雪洗涤留下的斑驳痕迹,似乎沾染了如墨一般的漆黑,仍然没有完全褪去。

  雪原之上,一只百十人的使团已经接近了这座古城。

  三大圣地之一的风雪银城,仅仅四个字,便包含着无穷的秘密。

  使团为首的,是两个年轻的男人,裹在漆黑的大袍当中,猎猎寒风卷动衣摆。

  一人背着沉重的古刀,刀背上缠绕着一层又一层的青布,切割着周身的风雪,沉默又肃杀。

  另外一人则是腰间挎着数把古朴剑器,剑器繁杂,轻轻碰撞,如风铃一般清脆而响。

  两人为首。

  上百件沉默的黑色大袍,边缘如刀剑般锋锐,扬起又落下。

  七大家在后。

  这样一只沉默的队伍,大袍飞舞,像是黎明与黑暗交割的那一线光芒,明亮与压抑相互交融。

  刀光是冰冷的。

  黑袍是滚烫的。

  苏扶一只手按在“秦太子”上,他望着那座距离已不算远的古城,缓缓停下了脚步。

  宋知轻同样停下脚步。

  七大家,全都停下了脚步,滚滚风雪袭来,上百件黑袍站在风雪银城的城前,所有人都抬起了头。

  那座巍峨之城,城头上有人站立。

  那人穿着一身大红衣裳,看起来像是一朵盛开在冰天雪地中的红色海棠,他望着第一批的来客,沉默着将双手搭在城墙头上,俯瞰而下,微微发力。

  白银古门缓缓倾开,惨白的风雪倒涌而出。

  城外一片银白。

  城内并不如此。

  大红色的红海翻涌,让人看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城头上的陈万卷面上并无笑意,看起来谦逊又自卑。

  他轻轻说道:“今日陈某大婚,诸位朋友愿意来捧场,实在是感激不尽。”

  话虽如此,却没有丝毫感激之意。

  七大家一片极静。

  无人发声。

  陈万卷也不发声,像是等待着某人开口。

  有人终于开口。

  他先是深深吸了一口气。

  接着撕开了袖袍的一侧,将黑色的袖口长带撕扯而下,一侧绕在了自己的指尖,一圈之后,用力的打上了一个结。

  撕开袖袍后的那只手,高高的举起。

  那条沉默而肃杀的黑色长带,就这么飘在北原的上空。

  像是一面细长而狭小的战旗。

  杀意凛然。

  春秋之后,除了归顺北魏的墨篆钟家。

  一共七大家,一百四十一人。

  金玉苏家为首,北唐门左侧,其后便是——

  丹九楚家,堪舆吴家,棋秤魏家,铸剑陈家,炉火祝家。

  火焰嗤然而烧,阴阳二色蔓延大地,大风刮起,下九流的术法光芒飞扬如流苏,剑器铮铮而响。

  接二连三撕裂袖袍的声音,在北原大地上响起。

  苏扶在前。

  一百四十一条黑色长带在后。

  杀气不再掩藏,于是场景盛大而壮观。

  宋知轻举起了沉重万钧的修罗刹,随苏扶一同,向前走了一步。

  压在银城之前。

  苏扶望着城头之上的陈万卷,一字一句说道。

  “这门婚事,我们不同意。”

  请收藏:https://m.mg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