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六章 国之何在?_隋末我称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士廉啊,为何甥女与外甥一个成了李唐秦王的座上宾、另一个也嫁给了李世民,可你依然在交趾偏于一隅,莫非那两小不孝,不愿奉养?”

  高士廉有个妹夫,叫长孙晟,此乃是大隋第一外交家,多次出使突厥,一通里挑外撅把突厥给折腾的精疲力尽。这长孙晟有五个儿子,最著名的就是长孙无忌和李世民的妻子,也就是贞观盛世的长孙皇后。长孙晟死后,高士廉将妹妹所生的长孙无忌与甥女接回府中,后来觉着李世民乃可造之材,才将甥女嫁了出去,连带着,长孙无忌自然也就成了秦王府的座上宾。

  只是……

  这外甥与甥女投奔舅父,乃理所应当,所谓娘亲舅大,可哪有舅父为了自己的前程转回头去投奔外甥的?

  高士廉可是年少成名,又是北齐宗室之后,年纪轻轻便素有贤名,这么做面子上怎么过的去?所以,他宁愿在交趾当一个行军司马,也不投长安。

  “裴公,嘲笑我……”高士廉伸指轻点,面带笑意的玩笑着,裴仁基陪着他哈哈大笑,多年好友了,相见怎么能不玩笑几句呢。

  笑声过后,裴仁基与高士廉一同看着麦苗,裴仁基言道:“士廉啊,这才四月麦苗就已经过膝,实在长势喜人啊,看起来,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高士廉否定的说道:“我看未必。”

  “哦?”

  高士廉也不隐瞒:“当今陛下隐忍蛰伏于深宫,起雷霆一击灭了郑公府,威名遍传天下,此时恰巧窦建德新败、李唐被刘武周所困,这才显得洛阳如此安稳。可王世充提兵在外,竟然忍住了郑公府被灭几日不曾回还,这份忍耐力如同在李密雄威之下数败不弃的他,不知裴公可曾想过,一旦王世充找到机会提兵来袭,这麦苗,在战马铁蹄之下还能否按长势成型啊。”

  裴仁基沉默了。

  这是整个洛阳的难题,谁也想不通这都两天过去了,为什么王世充还忍得住,他不可能在整个郑公府被灭的情况下依然能安心让士兵在虎牢关休整三日……

  “士廉,你觉着王世充在谋划什么呢?”

  “这还用问么?”

  裴仁基纳闷道:“此话怎讲?”

  高士廉不答反问:“裴公因何放着洛阳城繁忙公务不理,跑到城外来看麦苗?”

  “士廉不知,陛下恼怒群臣无向主之心,将文武百官困在了大业殿内,还给出难题说如今货币不通、物价飞涨,若群臣能想出应对之法,前情尽免,否则数罪并罚。”裴仁基咂吧着嘴唇:“啧,整整关了一天一夜才把群臣放回来啊,有几个年岁已高的差点油尽灯枯。”

  “这百官一回家,稍作休息就在今早全堵到了我这个刚上任的左仆射门前,陛下体恤,下了一道圣旨,这不,领了圣旨我就来城外查看农田长势如何了。”

  高士廉再问:

  请收藏:https://m.mg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