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九章 生灵涂炭的南方_隋末我称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

  高士廉没动,面带微笑提起就被,冲着杨侗一句:“臣,高士廉,敬陛下。”

  仨人谁也没动筷子,裴仁基使劲瞪了高士廉一眼,那意思是‘咱可给你铺好了登天路,你千万别不是抬举’,随即也举起了酒杯,缓和气氛的转头看向杨侗说道:“陛下,士廉在交趾待的时间太长了,不懂礼节,您别见怪。”

  看到这儿,杨侗已经明白了,这高士廉接到裴仁基书信时,怕是满怀希望的赶往洛阳,可来了之后却是失望异常。至于为什么失望,那理由多了,比如对十六岁的皇帝没信心,始终认为击败郑公府是侥幸;再比如如今天下大乱,真正的大隋只占一城,还兵微将寡,这怎么和窦建德、李渊、王世充比?就连萧铣、沈法兴之流也比你城池多啊。如此一来,怎么能不失望?

  说实话,杨侗没生气,这局面确实很寒酸,让人瞧不起也应该,但高士廉却根本不知道这比自己刚来到隋末时,已经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那……就当与大才失之交臂好了,不管怎么说,也先把这顿饭有礼有节的吃下来,其他的,不提也罢。

  “高先生由交趾一路赶来,只为与旧友相会,想必和国丈关系匪浅啊。”

  不谈国家大事时,高士廉还是愿意张口的,他轻轻放下酒杯,微笑着说道:“陛下有所不知,裴老乃北周骠骑大将军裴伯凤之孙,少时便骁勇无敌,初入仕途便是文帝侍卫,本该是前途无量。曾跟随将军李景讨伐叛逆向思多,破吐谷浑在张掖,战靺鞨、征高丽,官至河南道讨捕大使,如今王世充抗窦建德的虎牢便是当初裴老迎战李密之地……”

  裴仁基挥挥手,叹息了一声:“唉,都是当年的事了。”他不太想提那段往事,毕竟有着投降瓦岗的羞愧在。

  高士廉听明白了裴仁基的意思,可他依然继续说道:“是啊,是当年的事了。当年群雄并起,时局混乱,士兵有功也无人记录,不被奖赏,是裴老见部卒战李密太过疲惫,这才变卖了军资犒赏三军。结果呢,那监察御史萧怀静无钱可贪便收罗罪名弹劾裴老,这边正和李密搏命,那边却要随时担心朝廷降下责罚,一个不小心就会连命都没了,可悲啊。”

  “而当时正值张须陀被李密所杀,裴老尽收张须陀之兵将急需鼓舞士气之时,简直是举步维艰。”

  他借着提裴仁基的旧事说出了大隋被百姓憎恨、被有识之士抛弃的原因,也间接说明了自己为什么抵达洛阳两日之久还不进宫见驾的原因,说到底,还是不信任。信任这东西啊,丢掉时极为简单,可要是再想找回来,难上加难。同时也是侧面点醒杨侗,您面对可不光光是资源问题,更重要的,是信任危机。

  这个时候,其实是杨侗询问的好时机,一句‘

  请收藏:https://m.mg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