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 认亲_盛唐神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诸如吐蕃,契丹,奚,还有南诏,但凡有不臣者,臣都愿意为陛下讨之。

  然而这就需要练兵和养兵,如今虽逢盛世,四海皆富。不过臣在从安西回长安的路上,还是看到了一些穷人,他们都是种地养蚕的农户。臣想练兵但又不想加重这些本就穷苦的农户的负担。臣就在想,商人之利高于农人之利何止十倍,臣就想经商赚钱。

  但臣并不是要做一个商人,也不想做一个商人,臣的志向是做一个扫平四海的将军。臣的意思是想做一个商人的管理者,就是说臣组织一批商人帮臣经营酒楼,帮臣进行长途贩运。嗯,准确来说也不能说是帮臣,而是帮大唐赚钱,简单来说就是他们不是普通商人而是官|商。陛下你也知道昭武九国胡商有多么富有,既然他们能靠着丝路贩卖货物赚钱,为什么我们大唐人不可以呢?”

  顿了顿,见李隆基有点没明白,萧去病又举了一个例子:“这就好比在汉武帝之前,贩卖盐铁都属于个体商人经营。后来桑弘羊向汉武帝建议将盐铁的经营收归国有,盐铁的收入收归国库。臣计划的这个连锁酒楼还有这个在丝路上贩运货物的商社,其实也是意思,国家经营。酒楼和商队的收入除去一部分留下继续周转,小部分作为俸禄发给这些经营者之外,剩余的收入全都属于国家和陛下。而这些酒楼和商队的主要经营者,比如大掌柜等不单单算是商人,同时也是大唐官员,受御史台和观察处置使的监督。”

  这其实就有点想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和盛宣怀了,不过萧去病打算其实更想做出一个类似东印度公司的机构来。

  李隆基总算听明白了,感情是帮大唐,帮自己赚钱啊。他立刻高兴起来,但他有些地方还是没怎么想通,因此没有立刻说好。倒是一旁的虢国夫人一下听明白了,好奇地问道:“若如此,每年能得利几何?”

  萧去病想了想道:“最开始一年应该赚不了多少钱,但如果经营得顺利的话,第一年至少也能得利三百万缗吧,到第二年臣认为可以达到四百万至五百万缗,以后两三年每年都能至少能增加一百万缗。臣打算除去给经营者和护卫发的基本俸禄之外留出一成作为给他们的奖励,三成作为商社壮大的投入,三成作为到时候练兵之用。还有三成,两成进献给陛下和娘娘,一成进献给三位国夫人以及几位贵妃娘娘的兄弟。若是以后经营得好,还可以补贴国库。”

  李隆基算了算,第一年三百万缗的两成,也就是六十万缗,第二年如果能得利五百万缗两成就是一百万缗。这可以啊,快抵得上王鉷一年给他的进献了,而且每年都会增加。

  这当然是件好事,然后他问道:“那这个本金呢?”

  萧去病道:“最初的本金臣

  请收藏:https://m.mg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