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4章过河过河过河_娱乐女教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一段令人心里难受的情节。宋金和议达成之后,皇帝封赏百官,然而面对厚赐,岳飞反复推拒,他依旧坚持宋金和议是错误的这一看法,也因此而不愿被封赏。若因此有尺寸功,非吾之功。若因此有尺寸过,国家之祸。

  其实朝堂上有多少人不是很清楚这些事的呢?只是总会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逃避事实,沉浸在安宁的环境中。也怨不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了。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而宋金和议之后,越明年,金国撕毁协议,悍然入侵。而相信了一张纸的力量的宋国没有防备,一时之间军队节节败退,城池相继失陷。大宋讲究养士,所以朝堂上原本主张议和的各位不过是脸面上过不去一点,即使是罢官也能荣退,说不准还能重起,落得一身富贵。可是那些为此而丧生的平民,被摧毁的城池,献出鲜血的将士,他们的付出又要在什么地方找回?

  金阙之中的君王下令,要韩世忠,张俊,岳飞等人出军迎击。

  所有人都在叹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那位君王在政治上的手段其实很惊人,轻轻巧巧掌握着所有人的生死,然而在涉及国家大事的事情上,却分毫不肯将自己的信任交付给岳飞这样的忠臣,他兀自玩着手腕,自得于属下的臣民的敬服,选择性地忘却国家遭受的一切,或许在他心中。反正总会有无数个岳飞这样的人物出现的,即使他打压了岳飞,也多的是人可以为他服务,也多的是选择。

  这大约是绝大多数君王的通病。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为了避免走狗的最后反扑。他们已经无师自通地开始在狡兔未死的时候下手了,想着反正有别的恶犬能用,最终却是失了狡兔,饿死了猎人。

  旁观者总为走狗不值。

  不属于那个时代的人总难以想象那是怎样的一种忠诚。当代的人不会认可所谓的“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他们总是爱憎分明的,有恩则报,有仇当还。假使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遭遇这样的对待。如果不是对方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话,当下就绝对不会忍受了。

  但岳飞并不是在场的任何一个人。如果是少年的他,或许也会像人们那样思考。但是此时此刻的他,背上刻着“精忠报国”四个字,他效忠着大宋。效忠着朝廷,效忠着皇帝。所以他只是接受了派遣,在就能过撕毁了合约之后走上战场。

  这将是他的生命中最具传奇性和悲壮性的一场战争。对战金兀术。

  战争场面,再度展开。

  低沉的号角声,再度响起。

  没有任何铺垫,就听得岳飞的声音吼出一句:“光复中原!”紧接着,从正侧面拍摄的镜头中,如潮水一般的两支军队

  请收藏:https://m.mg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